論文一:一周運動4-5次延緩心臟衰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負責輸送血液進出心臟)容易硬化,從而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5月20日,發(fā)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雜志上題為“The effect of lifelong exercise frequency on arterial stiffness”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小的動脈受不同運動量的影響是不同的。具體來說,每周運動2-3天可能就足以使中等大小的動脈的硬化程度縮到最小,而每周運動4-5天才能使較大的中央動脈(central arteries)保持年輕。
具體來說,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對102名60歲以上的參與者進行了橫斷面調(diào)查(cross-sectional examination)。他們收集了所有參與者動脈硬化的詳細測量數(shù)據(jù),之后依據(jù)一生的運動歷史將參與者分為4組:1)久坐組(每周運動小于2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后同);2)偶爾運動組(每周運動2-3次);3)堅持運動組(每周運動4-5次);4)狂熱運動組(每周運動6-7次)。
分析結(jié)果顯示,偶爾運動會導致更多年輕的中等大小的動脈(這類動脈為頭部和頸部提供含氧血),而堅持運動的人擁有更年輕的大中樞動脈(這類動脈向胸部和腹部供血)以及更健康的中等大小的動脈。
領導該研究的Benjamin Levine說:“這項工作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因為它使我們能夠制定鍛煉計劃來讓心臟保持年輕,甚至讓較老的心臟和血管 “恢復青春”(turn back time)。我們先前的研究表明,等到70歲再去逆轉(zhuǎn)心臟的衰老已經(jīng)太晚了,因為即便是一年的訓練也很難改變心血管的結(jié)構(gòu)。我們目前的工作聚焦在對有或無心臟病風險因素的中年男性和女性進行為期2年的訓練,以調(diào)查是否能夠通過在對的時間用正確的運動量來逆轉(zhuǎn)心臟和血管的衰老。”
論文二:運動或可降低心力衰竭風險
5月15日,發(fā)表在Circulation雜志上題為“Six-Year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的另一項研究通過分析11,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身體活動水平發(fā)現(xiàn),增加身體活動至推薦水平6年與患心力衰竭風險顯著降低有關。同時,在中年時,僅6年沒有身體活動(as little as six years without physical activity)也與患該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事實上,先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身體更活躍的人(people who are more physically active)患心力衰竭的風險更低。但是,運動水平隨時間變化對患心力衰竭風險的影響還并不清楚,例如,如果一個人一生中最初大部分時間是久坐不動的,但在中年時開始運動,這會降低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嗎?或者,如果一個人最初經(jīng)常運動,但到中年時不再運動了,這會增加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嗎?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該研究使用了來自ARIC研究中11,351名參與者的數(shù)據(jù)(ARIC: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這些參與者平均年齡為60歲,57%的人是女性。研究人員利用電話訪問、醫(yī)院記錄和死亡證明等途徑監(jiān)測(平均19年)參與者發(fā)生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如心臟病發(fā)作、中風和心力衰竭。調(diào)查期間,有1693人住院治療,57人因心力衰竭死亡。
此外,在第一次和第三次ARIC研究中(間隔6年),參與者還被調(diào)查了他們的身體活動水平。研究人員依據(jù)美國心臟協(xié)會發(fā)布的指南將他們的活動水平分為3類:1)差(poor,即完全沒有運動)、2)中等(intermediate,每周進行1-74分鐘劇烈運動或1-149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和3)推薦(recommended,每周至少進行75分鐘的劇烈運動,或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在第3次訪問時,42%(4,733)的參與者稱他們達到了“推薦水平”;23%(2,594)的參與者稱他們達到了“中等水平”;35%(4,024)的參與者稱他們的運動水平屬于“差”。與第一次訪問時相比,24%的參與者增加了他們的身體活動,22%的參與者降低了他們的身體活動,54%的參與者保持了相同的運動量。
分析結(jié)果表明,那些在第一和第三次調(diào)查都保持“推薦運動水平”的人表現(xiàn)出了與患心力衰竭風險降低最強的相關性,與運動水平始終保持“差”的參與者相比,風險降低了31%。此外,與運動水平始終保持“差”或“中等”的參與者相比,那些增加身體活動(運動水平)的參與者(從“差”增加到“中等”或“推薦”,或從“中等”增加到“推薦”)患心力衰竭的風險降低了約12%。相反,與運動水平始終保持“推薦”或“中等”的參與者相比,那些降低身體活動(運動水平)的參與者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了約18%。
領導該研究的Chiadi Ndumele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中年時每周堅持進行150分鐘的中度運動或劇烈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可能足以使患心力衰竭的風險降低31%。此外,在中年時,將運動水平從‘不運動’調(diào)整為‘推薦運動水平’超過6年可能會使患心力衰竭的風險降低23%。”
不過,科學家們強調(diào),由于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不能證明運動與心力衰竭之間的直接因果關系。但是,他們認為,從中年人身上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表明,通過適度的鍛煉來降低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可能永遠都不會太晚。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