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Sarepta Therapeutics發(fā)布關于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DMD)基因療法ELEVIDYS的安全性更新,首次披露一名年輕男性患者在治療后因急性肝衰竭(ALF)死亡。這一事件不僅引發(fā)對ELEVIDYS安全性的重新審視,也為基因治療領域敲響了風險管理的警鐘。
事件核心:已知風險的“升級版”
ELEVIDYS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的DMD基因療法,其標簽中明確標注了“急性肝損傷”風險,但此次事件首次將這一風險推向了致命級別。患者合并的巨細胞病毒(CMV)感染被臨床醫(yī)生列為潛在誘因,而CMV本身即可引發(fā)肝炎,提示多因素疊加可能放大基因療法的潛在毒性。
值得注意的是,ELEVIDYS自上市以來已在超過800名患者中應用,此前并未報告致死性肝損傷案例。此次事件凸顯了基因療法在真實世界中的復雜風險分層需求——患者基線狀態(tài)(如感染、肝病)可能顯著影響治療結局。
基因療法的“加速審批”困境
ELEVIDYS的非臥床患者適應癥基于“微抗肌萎縮蛋白表達”這一替代終點獲批(加速審批路徑),其長期臨床獲益仍需驗證。此次事件暴露了加速審批模式下安全性數(shù)據(jù)的局限性:盡管臨床試驗中未觀察到致死性肝衰竭,但大規(guī)模應用后可能暴露罕見或特殊人群的風險。
此外,ELEVIDYS的禁忌癥(外顯子8/9缺失)和免疫介導肌炎警告(外顯子1-17、59-71缺失高風險人群),進一步提示精準患者篩選對基因療法的必要性。若適應證擴展與風險分層未能同步,可能加劇治療風險。
行業(yè)影響:從“狂熱”到“審慎”的轉折點?
● 安全性監(jiān)測標準升級
此次事件可能推動監(jiān)管機構要求更嚴格的肝損傷監(jiān)測方案。例如,將CMV等病毒感染篩查納入治療前評估,延長肝功能追蹤周期(目前為3個月),并對合并肝病或感染患者制定延遲治療標準。
● AAV載體技術的安全性再評估
ELEVIDYS采用腺相關病毒(AAV)作為載體,而AAV介導的肝毒性是基因治療領域的共性挑戰(zhàn)。此事件可能促使行業(yè)探索降低載體免疫原性、優(yōu)化給藥劑量或開發(fā)肝保護策略(如靶向性載體)。
● 真實世界證據(jù)(RWE)的價值凸顯
基因療法的長期安全性數(shù)據(jù)高度依賴上市后監(jiān)測。此次事件將加速藥企與監(jiān)管機構合作建立全球性風險登記系統(tǒng),以快速識別罕見不良反應并更新風險管控措施。
企業(yè)的責任與應對
Sarepta在此次事件中的響應值得關注:
● 及時向監(jiān)管機構、臨床醫(yī)生和研究者通報事件;
● 計劃更新藥品說明書,明確致死性肝衰竭風險;
● 強調患者基線評估(如感染篩查)和個體化風險收益權衡。
這些舉措符合FDA“風險評估與減輕策略(REMS)”的框架,但未來需進一步公開事件調查細節(jié)(如CMV感染與肝衰竭的因果關系),以增強透明度。
結語:療效與安全的永恒博弈
基因療法被譽為“一次性治愈”的希望,但ELEVIDYS事件再次警示:技術突破需以嚴謹?shù)娘L險管理為基石。對于依賴加速審批的罕見病療法,如何在早期證據(jù)與真實世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將是行業(yè)未來十年的核心命題。
對患者而言,這一事件并非否定基因療法的價值,而是強調知情選擇的重要性——在擁抱創(chuàng)新治療的同時,需充分理解潛在風險,并在專業(yè)醫(yī)療團隊的監(jiān)測下推進治療進程。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